华为二公主姚安娜在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在热映的《猎冰》里,才出道4年的姚安娜,作为新演员,和张颂文搭戏成了这部剧的女主角。
可她的演技跟“女主角”这个身份不搭。
在社交媒体上,她的表演很不合常理,网友甚至把她的表演做成了表情包,还到处传播呢。
就像这张持枪进屋的图——
就像这张红衣坐得端端正正的图。
姚安娜被观众嘲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家不满富人家的孩子肆意妄为。
她们没有科班背景,没经历过历练,可能连试戏遴选都不用,就能轻而易举地拿到女主角色,而这种角色其他演员一辈子都可能拿不到。
姚安娜能跟从底层打拼上来的张颂文一起演戏,还被这么多观众讨论,这对她自身的成长来说,其实也不算是失败的。
有人讲,黑红也算是红。
姚安娜出演《猎冰》这件事频繁上热搜,火遍全国,从这当中,我们好像能领悟到不少为人处世的智慧和哲理。
【01、】
【选择,有时候比努力更重要】
人生的走向常常就取决于一两个选择。
姚安娜也是这样。
姚安娜出身名门。她和姐姐孟晚舟不一样,任正非老来得女,特别宠爱这个小女儿。
姚安娜刚生下来没多久,任正非就给她置办了价值很高的豪宅。
姚安娜小时候爱好特别多,像舞蹈呀,钢琴、书法、音乐、画画这些她都喜欢。
任正非对女儿的兴趣爱好也是百般顺从。
他以前给姚安娜专门定制过一台独一无二的青花瓷钢琴,姚安娜15岁的时候,他就把她送进金宝龙芭蕾舞教室,让她接受半职业的芭蕾舞训练。
靠着金钱的支持,姚安娜打小就对各种各样的事物展现出了极高的天赋。
她15岁就拿到了英皇芭蕾RAD的最高级别,18岁时呢,ACT(美国大学入学考试)考了满分,被哈佛大学本科提前录取了,学的是计算机科学与统计学。
本来大家都觉得姚安娜会顺着老爸给她规划好的路,平平稳稳过一辈子呢。就两个选择,结果这两个选择改变了姚安娜的命运,也让她的人生方向变了。
2021年1月14日的时候,姚安娜宣布要进入娱乐圈出道,还跟天浩盛世签了约。
这就是说,她往后的工作与生活,都得暴露在聚光灯之下,遭受世人的评价与指责。
第二个呢,是出道四年就演上第一个女主角的人,在《猎冰》里演赵友男。
对于演员来讲,4年的职业寿命不算短了,可姚安娜却有点等不及了。
要是说选择出道是因为她从小就有个明星梦,那么选择当主角,显然就是她没意识到自己的长相和演技还撑不起一部大剧的女主形象。
说实话,姚安娜算不上漂亮,但挺有辨识度的。
她出道都4年了,可只演过4部影视作品。演的都是边缘化的角色,虽说有出彩的地方,但大多是零碎的表演。
姚安娜演戏,老戏骨的戏她接不住,镜头的考验她也经不住。
这就是为啥,咱们在镜头里看到她的时候,老是觉得别扭、不得劲儿,动作很生硬,表情也不自然呢。
有时候演得太用力了,五官都不受控制地乱动,还被人说是“吃鸡式演技”呢。
姚安娜在《猎冰》里演得特别努力,都汗流浃背了,可她在这部剧里的表现,比在《去有风的地方》里差远了,没那么有灵气。
她本来能先从配角做起,混个脸熟,靠自己用心磨炼的几个镜头,赢得观众的信任和好感,之后再慢慢往主角那边过渡。
但事实表明,在成为演艺明星这件事上,姚安娜确实太心急了。
说真的,对所有人来讲,有时候,选择是比努力更要紧的。
要是努力意味着付出时间和精力,是对人生与信念的一种历练,那么选择就是给努力的方向定位。
船要是航行的时候没了方向,就永远到不了对岸。
一口挖错方向的井,永远涌不出甘露。
美国总统林肯说过:“一个人在生活里能做出的最大贡献,就看他能不能在对的时间做出对的选择。”
就因为一个小小的选择,华为的那位高贵公主,就沦为了全民嘲讽的目标。
她下一个角色该怎么面对,下一次表演又该怎么去酝酿呢?
【02、】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警示贤文》里有这么一句话:“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这可不是在宣扬苦难文化,从古到今,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一个人要是想在某个领域有超过常人的成绩,就必须得经历艰苦的努力和辛苦的训练。
金字塔尖的人物能取得成就,都不是靠轻松躺平得来的。
老天公平就体现在这儿呢:富二代难道就不用努力了吗?
往往事实就是,家里越有钱、父母越有经济基础的孩子,就越得经历各种各样的历练,接受各种各样的挑战。
在《猎冰》里,姚安娜的演技不咋地,不过她物质生活挺富裕的,打小也经历过不少磨炼呢。
姚安娜说过:“我又不是公主,我也得努力啊。”
实际上就是这样,姚安娜9岁起开始学芭蕾舞,一直学到15岁才获得英皇芭蕾资格。在接受芭蕾舞培训期间,每隔一阵子,姚安娜就要去华盛顿芭蕾学校之类的知名舞团参加夏季集训。
任正非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我最对不起我小女儿了,她每天练舞都得练15个小时呢。”
在舞蹈这件事上,这就是姚安娜的亲身经历了。学舞蹈的各种苦和辛酸,可能也就只有姚安娜自己能懂。
要是想戴上王冠,那就得承受它的重量。
想成为能进出各种高端酒会的名媛,就得在各个方面接受辛苦的训练,从古到今都是这样的。
同理,想在表演上让观众信服,靠自己的本事塑造好一个角色,当然也得经受常人难以忍受的训练。
张颂文跟她对戏,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张颂文进入演艺圈20年了,有十几年都在跑龙套。
17岁毕业之后,当过印刷厂的工人,也做过饮料销售员,还干过空调安装的活儿,做过酒店服务员、饭店经理、导游啥的。后来从北影毕业,由于没戏演,就做过场记、统筹、编剧、剪辑这些工作。
张颂文差不多把能干的工作都干了个遍,最后凭借一部《狂飙》逆袭成一线明星了。
他表演时表现出来的自然,和他的人生经历、经验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他有过苦难经历,这对他的演技是一种注脚。他在平凡工作中的各种点滴,成了塑造人物的基础,他的角色的活力和层次就来源于此。
姚安娜这些都没经历过,她凭啥得到观众的认可和赞誉呢?
松下幸之助讲过:“有困难就会有阅历,阅历能让人长智慧。逆境呢,这可是上天给人的很宝贵的考验,那些在逆境里经受过磨炼挺过来的人,那可都是非常坚韧不拔的。”
张颂文的成功满是血泪,这么一看,对姚安娜的质疑就显得合理了。
演员这种靠后天辛苦锻炼才有的气质,抄是抄不来的,花钱也买不来。
【03、】
【勇敢活在自己的节奏里,成功也许会不请自来】
谁都得有一段低谷期,人生就是波峰和波谷相互交替的。
周星驰刚出来混的时候,被人骂是“死跑龙套的”。
易建联在生涯早期的时候,球迷都管他叫“莲妹”。
汤唯为了角色献身之后,有段时间连门都不敢出,整天就把自己闷在家里。
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现在,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一个人的人生和所取得的成就,做好规划是一方面的事,可一直不被外界的声音影响,勇敢地按照自己的节奏去生活,这同样是一种非凡的能力和了不起的勇气。
在这方面,演员王骁是很有发言权的。
王骁这几年才出名,实际上他和陈飞宇、董子健一样,都是“星二代”。
他是星二代,可演艺之路走得并不顺。
王骁的妈妈是影后王馥荔,他爸爸呢,是导演王群。而且啊,他好多亲戚在演艺圈都是大家看着眼熟的人。
王骁从小就受到耳濡目染的影响,所以喜欢上了表演。
但爸妈一直在外面拍戏,一家人很少能聚在一起。所以,他们就决定,绝不让儿子走拍戏这条路。
所以打小,王馥荔就有意不让王骁走演员这条路。
王骁本来都拿到一部电影主角了,他还那么小呢。结果呢,他妈妈王馥荔出面了,让导演把自己儿子从剧组里给踢出去了。
王骁哭得特别厉害,对于父母的“安排”,他有了逆反心理。
王骁高中打算选艺校的时候,他妈妈根本不为所动,又干脆利落地拒绝了他的请求。
就这么着,王骁只能老老实实读书了,前前后后在俄罗斯和加拿大留学了6年呢。
不过,在这段时间里,他对表演的热爱丝毫没有减退。
回国以后,王骁对母亲坦白说:我依旧想学习表演,做演员。
母亲没想到王骁想当演员,为了让他打消这个念头,特意安排他进了一个剧组跑龙套,还让导演对他严格要求,想让他知难而退。
可演完这场戏后,王骁却越发热爱表演了,他直说:“演戏可太有意思了!”
从这以后,父母就不再阻拦王骁走演艺这条路了。
王骁这人啊,人生里有好多非议、挫折,还碰到别人故意使绊子,但他一直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
他从来没忘掉自己的表演梦,而且每时每刻都在为实现这个梦想做准备。
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王骁最后成为了一线演员。
在《白鹿原》里,他扮演的是性格耿直的白孝武。
在《三叉戟》里,他扮演的是刑侦支队队长林楠。
在《流金岁月》里,他演的是霸总杨柯;到了《风起陇西》呢,就成了心思缜密的糜冲。
王骁已经成为实力演员的代表了,像《三大队》《第二十条》这些作品里,他真的是“剧抛脸”。
王骁演戏的时候遇到不少阻力和困难,姚安娜刚出道,和他比起来,网上那几句嘲讽对姚安娜来说就像毛毛雨似的。
有时候,想做成一件事,就得有勇气忽略别人的眼光和看法,努力按照自己的节奏走。
要是真心想当演员,那就得付出相应的精力和时间,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时间长了,成功或许就会自己找上门来。
韩寒说过:
不用去证明自己,也不必再多说啥。你只要无视,接着做自己的事就行。
你做事有你的原则,别人碎嘴那也是别人的权利。
历史记住的只是你的作品和荣誉,一事无成之人的闲言碎语不会被历史留存。
认定自己的路和选择,坚持不懈地去追逐。
一门心思扑在自己的目标上,不知疲倦地奋斗。
不管是明星也好,普通人也罢,富二代或者打工仔都一样,要勇敢地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坦然承认自己能力有局限,待人接物都谦逊、充满敬意,别炫耀也别胆小怕事,多学习不断进步。成功只是一个结果,不被他人定义的成功,才算是一种成就。
姚安娜的演艺之路才刚刚起步。
演戏失败一次,并不意味着人生就失败了;一个角色演得不好,不代表所有角色都会演得不好。
明确自己的方向,淡然对待压力,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稳步向前走,要相信未来会更美好。
不光是姚安娜,咱们做人做事,也得这样。
人这一辈子,能顺心的事也就十分之一二。
但选择和做事的道理,大体就那么些。
人生哪有固定的轨道呢,你我又不是驶入轨道的列车。
人生可不是乡下的池塘,你和我也不是被圈养起来的鱼虾。
以上正好也符合我们中国文化里的3条“隐形规则”。
希望咱们都可以在合适的时间,做出正确的选择,把压力变成动力,既要有遭受非议时不那么敏感的能力,也要具备承受挫折的意志力。
到了那个时候,成不成功,就由我们自己说了算。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蜉蝣
没有得到授权的话,请不要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